师兄师姐有“化”说 | 潘高星:奋斗不喧嚣,成功自有声
日期:2025-03-30 阅读次数: 作者: 来源:

榜样引航,见证成长

为搭建朋辈交流平台

发挥优秀朋辈的榜样力量

betway唯一官方网站特别策划

《师兄师姐有“化”说》系列推送


这一期,我们有幸访谈到

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官网2024年十佳研究生党员

博士研究生潘高星

她以创新为刃,直面“卡脖子”难题  

用智慧点亮国产高端医疗材料的突围之路

凭坚韧与无畏诠释对梦想的执着

让我们跟随她的脚步

听听她的奋斗故事


个人介绍

潘高星,betway唯一官方网站2023级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曾获国家奖学金2次;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福建省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奖项;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十佳研究生党员”、“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论文1篇,并入选ESI高被引论文(top 1%),参与发表高水平SCI论文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2项,转化1项。

攻坚克难,做国产材料的破局者

作为一名致力于生物医用材料研发的博士生,潘高星立足于国家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的重大战略需求,组织开展前沿关键技术研究。

“我国在医疗器械领域长期面临高端材料依赖进口的问题,国外技术的垄断已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健康与国家医疗安全”,谈及初心,她目光坚定。依托食品安全与生物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新基石科学实验室平台,在导师杨黄浩教授和张进教授的指导下,她以仿生学为突破口,研发出兼具持久高效粘附性和多模式自愈合能力的双仿生止血水凝胶。这一突破性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心脏、大动脉等紧急出血救治,为临床医学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百折不挠,做攻坚克难的坚持者

然而,科研之路并非坦途,材料性能不稳定、止血效率不达标......多次实验失败也曾让她屡屡受挫。潘高星分享道,“那段时间,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适合科研”。

然而,她未被挫折击退,反而愈挫愈勇。白天,她扎根实验室优化配方、分析数据;深夜,她研读文献、捕捉灵感;遇到瓶颈时,她主动向导师和团队请教,在集体智慧中寻找突破口。最终,她成功攻克关键难题,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参与发表高水平SCI论文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关于自己的科研信条,她说,“毅力与开放的心态比天赋更重要;要将国家的‘卡脖子清单’转化为自己的‘科研攻关清单’”。

高效管理,做科研竞赛的平衡者

出于对创新中“从零到一”突破的坚持与热忱,在评估了课题具有落地实现产学研转化的前景性之后,潘高星便开始组建团队,开启了“互联网+”竞赛征程,和志同道合的团队成员们一起迎接挑战、相互学习、相互鼓励。

管理好一个跨学院、跨专业的团队并非易事,潘高星分享了她的心得:“在团队项目中,不仅要积极展现自我,更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在协作中实现个人成长与团队的共同进步”。作为团队的技术人员,潘高星将课题和竞赛同时推进,相辅相成,除每天“泡”在实验室之外,她充分利用午休与实验间隙打磨路演方案,依托团队协作减少重复劳动。他们一路成长,一路突破,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的佳绩。

不忘初心,做青春力量的凝聚者

作为党支部组织委员,她深知践行服务宗旨的重要性,以实际行动为同学们树榜样、谋福祉。她积极投身“八闽第一站”志愿活动,在全国科普日为中小学生开展止血材料科普宣讲,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谈到参与志愿服务的初衷,潘高星表示:“想要成为一束光,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更多的人,影响更多的人。”

在大家眼里,沉稳务实、细致高效、张弛有度,是潘高星的“标签”。“科研要拼,放松要疯。”严谨认真的她也有着活泼热情的一面,她定期组织课题组的同学开展体育活动,带领大家在缓解压力的同时增进感情与默契,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小太阳”。她说,“这种短暂而主动的放松,就像我们所研究的水凝胶要适时地进行应力松弛一样。在科研和生活中,懂得主动调节自己、张弛有度,才能在更大压力之下,展现出更强的韧性与活力。”

嘉锡青年有“化”问

Q学姐可以分享一下读研的收获吗?

A研究生阶段最大的收获是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创造”的蜕变。本科时期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老师和书本的知识,而进入研究生阶段后,我逐渐学会了主动思考和探索。尤其是在参加竞赛后,我跳出了单纯的学术视角,开始从市场的角度去验证技术的实际价值,让我感受到科研原来也可以很“接地气”,能够切实地解决现实问题。这种成长令我感到特别充实,更给予我未来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动力。

Q学姐在多重压力下如何保持持续奋斗的动力?

A面对繁忙的科研和比赛压力时,心态的调节至关重要。在研究生阶段,我深刻认识到,做学问本身就是一段需要耐心和积累的旅程,必须沉下心来,厚积薄发,不能急功近利。遇到困难时,我会主动适当放慢脚步,通过运动、听音乐、户外活动等方式及时调整情绪,让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我也逐渐学会了接受暂时的不确定性,不再过度追求完美,更关注持续前进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张弛有度的状态,让我在高压环境中依旧能够保持专注与创造力,也让我更从容地享受科研与竞赛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学姐寄语

愿你们怀揣对未知的敬畏,在科研中开拓探索,以坚韧为甲,以乐观为剑,在每一次试错中靠近真理,在每一滴汗水中收获成长。要相信:“奋斗不喧嚣,成功自有声”。前途虽远,扶摇可接;心向璀璨,未来可期!

每一份荣誉都是新起点

每一束光芒都将照亮前行路

感谢潘高星学姐的分享!

“他们” 的故事里

有每一位嘉锡学子的缩影

有科研报国的信仰

有百折不挠的勇气

有守正创新的探索

有挺膺担当的作为

愿所有嘉锡学子在求知中勇攀高峰

在实践中淬炼担当

意气风发再出发!